cover
板橋龍山文化廣場舉辦五日禪修營,「觀心如心」大眾法師收穫滿滿
【法航新聞社.新北板橋訊】為期五天的禪修營在板橋龍山文化廣場圓滿落幕,本次活動由見護法師帶領指導,近二十位法師全程參與。本次禪修營以「心念處」為主題,旨在詳細說明及練習如何「觀心如心」,以深入了解自心、轉化煩惱,落實於日常修行。

禪修形式與內容

禪修營採取「半日禪 + 研討」的形式:
- 上午為半日禪: 法師們透過靜坐、全身覺照等方法,練習專注、覺察當下的身心狀態。禪修方法以身念處「全身覺照」 觀身為基礎,進而觀察心念的種種特質,達於契悟心的實相。
- 下午為禪修研討: 法師們針對上午的禪修法門之指導,交流實修心得、並探討如何將禪修法門與佛法義理結合。

禪修期間,見護法師指導了許多重點,例如:

- 認識「心」的重要性: 學習觀察自己心的狀態,慢慢了解自己是貪心、瞋心還是癡心比較多,是常常起貪念還是瞋的習氣比較重。
- 轉念的重要性: 要不斷地將跑掉的念頭收回來。要反省自己常常起的心念當中有沒有粗、中、細的貪,對什麼方面比較容易貪。也要反省自己在哪一方面容易起瞋心,是粗、中、細的瞋?並要覺察、努力、下功夫去轉念頭,修慈悲觀為輔助。
- 四聖諦的運用: 修四念處其實就是運用四聖諦。只要有苦,問題一定是出在自己的貪嗔癡,不是別人的貪嗔癡。就算別人罵我,讓我難過,若心有苦,則問題還是自己。
- 轉變知見: 人的所有個性、特徵,都是因為對事情、對人對事的看法,也就是知見。認知會產生接下來的思維,形成慣性的思維,不同事情的不同認知跟慣性思維就形成你的人格特性。這些認知是可以改變的,會隨著生長環境、認識的朋友而產生改變,也就是會隨著因緣而改變。
- 看清我執: 就算每天都起善念,但因為以我執為本,所以善不夠清淨。要看清楚自己,接受現在的自己,從佛法上來轉心念。碰到問題要解決,不是抱怨,而是做出相應的措施。看到自己有很多貪嗔癡,要慶幸現在看到了,才能對治。從念念相續中,看到「我相」的虛妄,進而體會無常無我。
- 覺知當下: 誠實面對自己的心念,如實觀心。
- 三環並重: 三環一體(福德、教理、禪定),修行要重視這三個環節,不偏廢。

法師們的收穫

參與的法師們紛紛表示,透過這次禪修營,對「心念處」有了更深刻的體悟,重新提起道心,也學會如何運用佛法以轉化煩惱。
法師1表示,此次禪修是個人歷來最深刻的一次,對於整體美好的安排表達感恩。
法師2分享了在禪修營中感受到僧團的溫暖照顧,猶如浪子回家,並對三寶的功德護佑表示感恩。
法師3表示,透過禪修,覺知力提升,能更快察覺心的緊繃,並及時放下不善念頭。他並感恩教授師教導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與四念處的關係,體會到這些教理也可以落實修行。
法師4感恩禪修營讓他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並將初發心找回來。
法師5分享了從「止」的狀態到練習「觀」的過程,經歷了挫折與不耐煩,最終透過觀察心念的貪瞋癡,覺察到心念的起伏波動,而使心靜下來。他並表示,從開示中學習到如何運用見惑升起的知見來幫助自己對治思惑的執著煩惱。
法師6盛讚見護法師教導禪修的次第分明、深入淺出,並將佛法融入生活。
法師7對教授師透過以被罵「你是一隻豬」詮釋四聖諦,對苦集滅道的法意有了更簡單易懂的理解。他並分享了運用「觀外心如心」的思維來幫助同學的經驗。
法師8分享了對「常住」的認知轉變,以及透過覺性撫慰身體印記的體悟,並闡述了自己如何透過修行轉化見思惑的體會。
法師9學習了不同的禪修方法後,不再怕妄想起來,並將妄想用總、別相,見思惑來分析轉化。
法師10認為,學佛需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走,並需要有經驗的人指導方向。
法師11分享了在觀看念頭變化時產生的懷疑,以及透過「如實」來面對自己身心變化與善惡念夾雜的體悟。他並期許自己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如實地運用從教授師那邊學到的練功秘笈。
法師12感恩禪修營提供了一個歸家之所,並表示能夠深入纖細微妙的心念處,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他並期許自己能成為維繫正法命脈的一盞燈。
見護法師表示,未來期盼能幫助更多法師提升修行,成為弘揚佛法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