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禮 :遵守戒律,因害怕罪罰而守戒。 |
2. | 義 :行為正直,尊重他人權益,具備是非觀念,自發遠離不該做之事。 |
3. | 仁 :出於慈悲心,希望眾生離苦得樂,進而清淨持戒。 |
4. | 德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建立正確道德觀,期盼天下太平。此層次需具備智慧。 |
5. | 道 :以成就佛道為目標,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
1. | 戒 :受持八關齋戒,是清淨身口意的開始。 |
2. | 定 :透過禪坐,學習安定身心,降伏煩惱。 |
3. | 慧 :聽經聞法,增長智慧,明瞭佛法真諦。 |
1. |
不殺生
:不僅不殺害任何有情眾生,更要斷除殺心、瞋恨與厭惡,以慈悲心利益一切。
• 道的層次
:體悟「自性靈妙常住」,了達「不生不滅」的實相。
|
2. |
不偷盜
:不佔取非己之物,即使微小如一草一木,斷除貪念,學習布施。
• 道的層次
:體悟「自性靈妙不可得」,放下得失之心。
|
3. |
不淫欲
:齋戒期間,即使夫妻也應斷除正淫,遠離淫念。
• 道的層次
:體悟「自性靈妙無著」,不生愛著之念。
|
4. |
不妄語
:不說虛妄不實之語,遠離兩舌、惡口、妄言、綺語。
• 道的層次
:體悟「自性靈妙不可說」,於至道無語、不思議境界。
|
5. |
不飲酒
:斷除飲酒及相關念頭,遠離能使人昏昧的事物。
• 道的層次
:體悟「自性靈妙本來清淨」,不生無明。
|
6. | 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及不歌舞倡伎,不往觀聽 :不追求外在虛飾,重視內在的清淨與莊嚴,以佛法為樂。 |
7. | 不坐臥高廣大床 :不驕慢放逸,學習吃苦耐勞。 |
8. | 不非時食 :過午不食,學習諸佛的飲食方式,斷除輪迴之因。 |